实验室用小型密炼机的核心特点有哪些?
所属分类:技术文章
点击次数:30
添加时间:2025-05-15
实验室用小型密炼机具有以下核心特点:
一、设计紧凑与小型化
体积小、占地少:专为实验室环境设计,体积远小于工业机型,适合空间有限的高校和科研场所使用。
模块化结构:采用积木式设计,密炼腔体、转子等部件可灵活拆装,便于清理残留物料。
轻量化操作:配备触摸屏或简易操控界面,降低操作复杂度。
二、高效混合性能
高剪切与挤压作用:通过两转子的相对回转,对物料施加高强度剪切力及挤压,实现快速均匀混合。
快速升温与塑化:摩擦生热结合外部加热系统(如PID温控),加速材料塑化反应。
多样化转子选择:转子形状可根据物料特性定制,适配橡胶、塑料、硅胶等多种材料的混炼需求。
三、参数精确控制
温度控制:采用PID算法,加热速度快且控温精度高(误差≤±1℃)。
转速调节:高性能变频电机支持宽范围调速(如0-100rpm),满足不同工艺需求。
压力与时间控制:上顶栓压力可调(0.1-0.5MPa),配合计时功能精准管理混炼周期。
四、耐磨耐用结构
高强度材料:密炼腔体及转子采用镀铬工艺(0.12–0.18mm涂层)或抗腐蚀合金,显著延长使用寿命。
密封技术:轴端密封采用专利设计,防止物料泄漏并降低维护频率。
低功耗与低噪音:硬齿面减速机与优化传动结构保障运行平稳,能耗低且噪音小。
五、多功能与定制化
功能扩展性:可定制二次防尘、抽真空、超高温(如300℃以上)、防爆等功能,适配特殊实验需求。
容量灵活:标准容积为55ml,支持定制200ml、300ml或双工位机型。
适配性设计:支持物料翻转卸料或液压驱动清料,减少残留并提升实验效率。